教材教案/教學素材
深耕數位典藏海洋教育多年的馬公DOC,今年在風櫃國小林妍伶校長的號召下,著手記錄當地廣為流傳的海洋故事。 從文史資料的蒐集、查證、撰寫、校正,到構思故事情節的圖樣,利用繪圖軟體進行後製,同步進行圖文編排,並以生動有趣的設計風格,讓膾炙人口的五則故事活靈活現,不僅孩童們能輕鬆閱讀,也讓民眾能更認識澎湖的信仰文化與歷史。
這繪本特別的是,以中英兩種語言呈現故事,孩子們不只是可以透過閱讀了解馬公文史的點滴,更可以做為另類的外語教材,認識自身文化之餘,同時輕鬆學英文,它也是將澎湖推往國際的一個重要媒介。
海洋繪本系列第三本,這次故事的場景回到了我們熟悉的馬公市,跟著中英雙語的文字敘述,讓大家可以對於馬公市的兩個井有更多的認識。
2022年全新繪本,和《細說風櫃》一樣是中英雙語繪本,透過繪本中的故事,讓大家可以更加深刻的認識澎湖白沙的點點滴滴與傳說故事。
第四本澎湖海洋文化故事繪本出版了!這本「澎湖傳說-竹篙灣與內塹」是「海洋故事繪本系列叢書」裡的第四本,也是澎湖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為了傳承澎湖海洋在地文化的一種嘗試。
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徵選活動得獎作品:教師組-特優
作品名稱:小圓找新家
學校:澎湖縣白沙鄉中屯國民小學、澎湖縣白沙鄉赤崁國民小學、澎湖縣望安鄉望安國民小學
創作者:陳鴻賢、鄭宇翔、歐家麟
澎湖教師群創作的海洋保育《小圓找新家》中英文繪本於112年5月出版,由中屯國小校長陳鴻賢、望安國小教師歐家麟、赤崁國小教師鄭宇翔等3人共同創作,曾於2022年榮獲全國「第二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徵選活動」教師組特優,2023年進一步結合雙語教育,邀請文澳國小吳令丞教師轉換成便於學生閱讀的英文繪本,成為澎湖縣海洋保育雙語繪本。
《花子的金午時餐館》金午時餐廳的花子老闆娘為主角,透過製作餐點的過程發現食材來源短缺與環境問題息息相關,藉由民間的信仰-媽祖的協助,讓環境恢復原來的美好。故事充滿寓言色彩,深具環境關懷的引導與啟蒙。
《秘密》以小男孩意外撿拾海龜蛋為契機,開啟小男孩關懷海洋環境與生態的成長過程。透過媽媽對男孩的引導,讓孩子認識正確處理野生動物的方法,過程溫馨也發人省思,具有生命教育的意義。
《我的名字是寶特》主角是一個飄洋過海來到澎湖海岸的寶特瓶的故事。繪本中敘述「寶特」覺得自己的名字很特別,希望大家能寶貝又特別的珍惜它。在海上漂流的過程中,寶特與大塊頭、大浮球的對話,讓閱讀者可以思考在全球、臺灣,乃至於澎湖海域上漂流的廢棄物問題,引發大家對於生活廢棄物管理的省思。
《鱟望》以「小鱟」的成長為故事主軸,介紹小鱟在成鱟離開後,在潮間帶成長並等待成鱟父母返回潮間帶期間發生的生活故事。故事中,透過趣味的對話,提出澎湖潮間帶的海廢、過度捕撈等環境議題,不僅可讓孩童們認識澎湖的海岸環境狀況,也能了解鱟的保育重要性。
澎湖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馬公市風櫃國小)
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66號
06-9951280
06-9950487
© 澎湖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