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3學年) 採紫菜體驗課程

113 採紫菜體驗課程

  澎湖紫菜是澎湖群島特有的海藻品種,常見於澎湖的淺海地區和沿岸岩礁上。因為澎 湖海域的水質清澈,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使得澎湖紫菜擁有特別鮮甜的風味和高營養 價值。

 

紫 菜 特 色

 

 1.生 長 環 境

  澎湖紫菜生長在澎湖沿岸潮間帶,耐鹽性強,能適應當地的強烈海風與日照,因而富 有特殊的海洋風味。

 

 2.採 集 時 間

  通常在冬季到春季之間(11 月至翌年 3 月)是紫菜的最佳採收期,因為這段時間紫菜 的營養成分最為豐富。

 

 3.紫 菜 達 人 說 :第 1-2 次採收的紫菜最好吃。

 

 

野 生 紫 菜

 

 1.澎湖的無人島,例如:姑婆嶼、雞善嶼、錠鉤嶼、查某嶼、查坡嶼..等。

 

 2.每年澎湖姑婆嶼最熱鬧的時刻,就是紫菜盛產的季節,兩三百人一起搭船、登 島,在有限的時間內,摘採野生的紫菜,這是澎湖延續已久的傳統。姑婆嶼是無 人島,為了保護紫菜的生長環境,上島採紫菜需要事先登記,以做登島人數的總 量管制。

 

 3.同時,限制只能徒手採摘,不能使用工具,許多老一輩的居民,會準備特製的網 狀手套,防滑好施力,由於紫菜採收大約在過年前後,因此澎湖人把紫菜視為重 要的「年菜」,大家都希望能多採一點,滿載而歸賣個好價錢,過年可以有額外 的加菜金。

 

 4.野生紫菜的收成,完全靠老天爺臉色,如果風浪大、天氣冷,紫菜就會長得多品 質又好,但有時風浪太大無法登島,導致錯過紫菜最佳採收時間。

 

養 殖 紫 菜 -講 美 潮 間 帶

 

 1.為了推廣紫菜養殖,1968 年澎湖縣成立了水產種苗繁殖場,也嘗試這種純手工的 育苗方式,至今已經有五十年以上,目前養殖的紫菜種類,主要是壇紫菜,澎湖 科大水產養殖系助理教授徐振豐表示,壇紫菜其實它是雌雄異體,雄的會先成熟 才是雌的,然後經過受精完成,這時才能採收成熟的紫菜,進行取果孢子的動 作。然後再經過過濾程序,把取出的果孢子液,灑在牡蠣殼上,紫菜孢子附著 後,長出絲狀體,當牡蠣殼整個變成紅色,就成為了紫菜養殖的小小尖兵,漁民 會把附著紫菜的牡蠣殼,放置在人工養殖的場域,最後生產出大量葉狀的紫菜。

 

 2.以往育苗的工作,都在固定的時間進行,不過因為氣候的變化,季節月份不再是 參考的依據。氣候的影響,也讓種苗場不再只是依循前例,而是更科學的進行判 斷,如今跟學術單位合作,先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確認紫菜已經受精完成,才 會進行育苗的工作。

 

 3.在澎湖講美潮間帶,可以看到許多的竹棚,黑色的紫菜閃爍著光芒,可趁著退 潮,捉緊時間採摘紫菜。澎湖海域沒有工業污染,水質好,冬天水溫 16~22 度左 右,很適合紫菜養殖。

 

 

資料參考:《澎湖縣海洋保育教材第二冊》

     我們的島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10124

相關影片:我們的島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10124

紫菜體驗:澎湖黑潮-海菜/紫菜專賣店 https://www.facebook.com/PhHeiChao/

澎湖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網站 https://omec.phc.edu.tw/

澎湖縣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78380855273&fref=nf&ref=em bed_page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