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路線-水產種苗繁殖場
水產種苗繁殖場的前身是設立於民國58年的「澎湖縣藻類種苗培育中心」,當時是以推廣澎湖縣的紫菜養殖為目標,直至民國77年才正式成立「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進行各類海水魚、蝦、蟹、紫菜及九孔等貝類的繁養殖放流業務。目前進行的種苗培育如下:
遊學路線-青灣仙人掌公園
青灣仙人掌公園位於澎湖本島澎南區之風櫃半島,緊鄰201縣道,由廢棄的青灣營區改建而成。園區總面積約為18公頃,最高處海拔高度則為37.1公尺。
該營區佈滿仙人掌、銀合歡,以及日據時代以玄武岩所砌成的碉堡、特殊的柱狀玄武岩景觀。由至頂高處可以遠眺南海與馬公港,並可欣賞海景,美麗景色盡收眼底。
遊學路線-風櫃洞
風櫃沿海的玄武岩柱狀節理十分發達,加上長期受到海浪的侵蝕,形成了狹長的海蝕溝。在海蝕溝的底端又被侵蝕為海蝕洞,再經由海蝕洞順著節理縫隙形成了一個通到地面上的小孔。遇到南風漲潮時,海浪會順著海蝕溝灌入,海蝕洞內因為空氣受到擠壓,海水會由縫隙噴出,因而發出呼嘯聲,岩洞內一陣陣如雷濤聲;當海浪消退時,也需經岩石裂縫吸入空氣,附近就會產生巨大的吸氣聲。這也類似以前人們生火所使用的風櫃(鼓風爐)聲音一般,「風櫃聽濤」即由此而來。
然而,這個空氣的壓縮現象,並不是隨時都能觀察得到,因為此現象與潮汐、風向有關。當滿潮時,海蝕洞內充滿海水,或是當退潮時,洞內海水無法拍擊,這些情形都不會產生「鼓風」的現象;只有在當海水淹到洞口一半的位置時,才能觀察到這種「鼓風」的現象。若就季節來說,澎湖夏天吹西南風,冬天吹東北風,而風櫃洞位於陸地的南方,所以在夏季時較容易觀察到此現象。
此外,由於海蝕洞內的空氣,在潮水迴旋之際,一時無法排出,壓縮的空氣會挾著潮水從岩縫中向上噴出,因而形成一道水柱,通常還會伴隨著驚人的怒吼聲,此即「水柱噴潮」的奇觀,此奇觀在颱風時期更顯壯觀。而平時在洞口外,還可以聽到海水因浪潮在洞口不斷的前進與後退所形成的「海水抽吸聲」。以上的「風櫃聽濤」、「水柱噴潮」、「海水抽吸聲」就成了風櫃著名的三大奇觀。
在風櫃洞的海岸處,設有一座兩層樓高的觀海亭,是欣賞風櫃海岸奇觀的理想地點,還可以遠眺虎井嶼、桶盤嶼、雞籠嶼和西嶼等地方。在風櫃洞前的海蝕平臺,因為海潮洶湧,經常會有中小型的洄游魚類經過,因此也成了許多釣客前來垂釣的地點。
遊學路線-心碎沙灘
心碎沙灘又被稱為玻璃沙灘、情人沙灘,是片位於風櫃與青灣之間的小沙灘。這片沙灘是由珊瑚遺體、有孔蟲殼、貝殼等碎片以及砂、石英砂等所堆積而成。此外,沙灘上還散佈著許多七彩的玻璃碎片,這些玻璃碎片因為受到海浪的長期沖蝕,所以外型變得圓滑且不會割傷人。當陽光照射在沙灘時,玻璃碎片會呈現出一閃一閃的耀眼光芒,十分迷人。
遊學路線-蛇頭山
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從大陸撥遷來台灣時,因為蛇頭山屬於軍事要地,對於馬公灣而言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所有也在蛇頭山設置地對空的機槍堡,用來保護馬公港的安全。但是後來軍隊撤防後,此處也跟著廢棄。如今保衛馬公港的重責大任則為測天島海軍基地。
現今的蛇頭山,經過觀光單位持續建設,在此雖見不到漂亮的荷蘭城堡,卻闢有完善的步道系統,方便遊人遊覽賞景。蛇頭山眺望馬公港灣和市區景致絕美,並設置有日軍松島戰艦沈船紀念碑、法軍千人塚紀念碑,顯示這裡是處古戰場遺址。
民國84年,澎管處將蛇頭山規劃整理為「蛇頭山遊憩區」,並增建步道、木棧道、涼亭及停車場等設施。蛇頭山上的古蹟遺跡,可以讓我們進行文化巡禮、了解本地歷史。其中,以荷蘭城堡遺址、法軍公墓紀念碑與軍艦松島殉職將兵慰靈塔最引人注目並富有歷史意義。